《时时刻刻》
在音频节目“写作者说”中,采访者问陈丹青:什么是“态度好”的写作?
陈丹青回答说:讲得漂亮一点,就是要诚实——
“你有几分深刻就有几分深刻,不要装得比你自己更深刻;你有几分伤感就写几份伤感,不要渲染这件事情。你伤感关别人什么事?别人读你的文章,为什么要跟着你一起伤感?所以都要克制,永远不要忘记一开始你想写什么。”
陈丹青的语言总是直接、锋利而坦率,他反对矫饰与过度渲染,反对“糊弄”,他所说的“克制”与“诚实”,是一种写作者的自知与自省。
去年,“写作者说”第一季面世,是为写作者自己讲述的读书、谈书栏目。在这档节目中,陈丹青回观十年的表达及经历,从“十年三书”出发,借由远行、写作、连环画、国产与欧美剧集等话题,谈论如何观看,怎样表达。
展开剩余89%而“十年三书”,指的是《除非我们亲历》《目光与心事》《为什么我不是读书人》三本著作,分别收录:陈丹青为亡故师友写的纪念文章;关于小说、戏剧、音乐、摄影、素人绘画的评论文章;他所擅长的访谈、讲演,还有从事《局部》与木心美术馆工作以来的不少文案。
此次理想国推出的套装,便由 陈丹青亲笔签名的音频兑换卡片与“十年三书”组成。卡片设计精美,既可兑换“写作者说·除非我们亲历”音频节目,也可作书签使用,让陈丹青的笔迹陪伴悠长的阅读时光。
“人就是这样得寸进尺,不知好歹。就写起来,写起来之后我和读者都上当了。”
陈丹青亲签音频兑换卡片+“人生三书”
👇 以下内容为“人生三书”摘选
除非我们亲历
十段亲历的记忆
纪念高仓健、贺友直、万玛才旦等十位亡故师友
在记忆写作中回想时代与命运
今岁我能自称古稀老翁了。估计“符号丛”很年轻,和我年轻时一样无知:人上了岁数,须得年年闻知哪位亲友忽然走了。倘有动笔的习惯,就会写点什么。古人的祭文,郑重而高贵,我无学,经典的祭文尚且读不懂,现在要写亡者,怎么办?
十二年前,木心死,写成《守护与送别》。那是我头一次描述死亡,不想到这是“悼念”。写时,只觉和其他文章的写法,大不同。 回忆不断不断涌上来,你得诚实,又必须处处克制。你心里有一包情感吗,没法写的。你会遣词造句吗,也没用。这时,词语最是无妄,无力,无能,而死亡的消息格外激发写作,同时,阻断写作,处处与你为难。
但我还是写了。眼下复读一过,无端地感到虚空。
你以为写了,便能卸脱心里的痛惜吗?忠厚老实的姚宏儒,何其珍贵的万玛才旦,都比我年轻好多啊,就此没有了。
他人的死亡告诉你,你也要死的。死亡还跟来一件再寻常不过的事:遗忘。你想抵御吗?昨天手机里收到一段视频,有位男子穿越一千二百公里,把钢琴运到汶川震区废墟边,独自为十五年前的亡者奏琴——对了,琴声比文字更懂得言说——二十分钟后,当地壮汉冲过来,连人带琴,将他撵走了。留言一千多条,多数是慨叹,间有我所万万想不到的意见:
到这里玩吸粉引流……不应该赶你走吗……别打扰逝去的人,不是所有人都喜欢听你弹的蹩脚钢琴!!!
事后被告知,弹琴人来自武汉,三年前妻子生产时,发现孩子没心跳。我不确定手机上的消息是否属实,但他从此学弹琴,除了这回,还曾挪了钢琴在长江大桥下弹过,也有视频。
眼下我在乌镇,今天太阳好,游人如织,每片树叶给照得亮晶晶的,趁五月的和风,摇曳而娇嗔。我又对我的悼念文感到虚空,似乎伴有歉意——走开!讨厌的死亡,别来打扰活着的人。
目光与心事
十年艺术评论首次结集
语涉戏剧、小说、音乐、
摄影,素人绘画
他说,好的艺术可以永远谈下去
六十年来,我身历好几个不同的时代。哪些时代呢,说是农耕游牧时代,可以的;说是工商时代、政治时代,也可以。 但是人并不清楚自己活在怎样的时代,只是被裹挟,以为永将如此。当我瞧着赣南的老牛,认定终生会待在荒村,结果局势一变,知青出山返城;当我听惯纽约地铁的轰鸣,决定在这座城市终老,结果局势一变,我回到北京。如今的人,或也对时代的变局或盼或惧吧。
谁改变了时代,时代未必清楚。说是必然、偶然,大抵是事后的聪明。1982年远别京沪时,京沪何尝梦见三十年后自己的繁华;纽约,群厦森然,又岂梦见远远地有人正在策划袭击她:在我离开纽约的翌年,当着全世界的面,世贸中心双子座,轰然倒塌了。
人历经世变,时代也历经世变。近时读台湾散文家王鼎钧回忆录,他是抗战年代的山东流亡学生,熬到日寇投降之日,却是他最苦恼的时分:父老托人转告他,千万不要还乡,山东全境的九成地盘已被占领。日后他逃去台湾,移民纽约,到了七八十岁,详详细细写成四部回忆录,有如私人版的《战争与和平》。
在私人回忆录中,“时代”落实为故人、往事、旧地。王鼎钧的同学大致遗散,他写了上千封信,寻找他们;当年的流亡学校设在安徽阜阳,他写到登临阜阳古塔的那一天。近时巧遇两位来自阜阳的民工,问起那古塔,居然还在。
我也想念流浪的旧地,但没再回去。不回去,是为刻骨铭心的记忆不被更动吗?或如王鼎钧那般,只想存着记忆,以后写出来? 那天,乌镇的两头牛仿佛在说:老兄,我就是你的记忆。
人怀念逝去的时代,其实在梦游自己的童年与少年。人又会借助上代的记忆,想象更早的岁月。当我沉迷于胡兰成、王鼎钧的私人野史,回到民国,自以为渐渐明白晚明、晚清的遗民。 人带着旧时代的记忆进入新时代,时代一朝进入记忆,人恍然明白,时代早已远逝。
俗话说:“形势比人强。”形势就是时代。 时代不认识人,人轮不到对时代说话,说了,时代也不听。目下我们进入电脑与网购的时代,今后的机器人时代、复制人时代……都要来的。那天见到两头牛,忽发感慨,引作此文的启端,但我想说什么呢?我不知道。
为什么我不是读书人
访谈、讲演精选合集
聊聊他关心的《局部》和木心美术馆
流量时代,闭嘴还是继续说?
总之,我说我不是读书人,第一,是老实话;第二,是反话;第三,是气话;第四呢,有点沮丧。我还要告诉大家, 说这句话,是想给知识和书,留点敬意。
我读书太少了。每本好书告诉我: 很多事情、很多道理,你根本不知道。媒体让我推荐书,我每次拒绝,你怎么知道别人没读过?
所有书教给我一件事情—— 你不要自以为是,你要自以为非。
昨天媒体采访,问我到不到书店去买书。我去的。上世纪九十年代回国,一大快乐就是窜书店,买一堆,很重地扛回纽约去。可是很惭愧,2002年后,若干书店里出现我的书,从此我不进书店了。我没办法告诉大家这是什么心理。我很年轻就有办展览,只要有画挂在里面,我就不好意思进去,磨磨蹭蹭,展览收了,才帮着把画摘下来。
胡兰成说, 古人箭中靶心,射手会低头叫一句惭愧。我小时候看体育场那些人投篮,发现最会投球的家伙投中了,满场叫好,他总是涨红脸,低头跑开。
我没想到会出书,会卖书。有两次学生开车带我经过三联书店,说:咱们进去看看排行榜?我说:你去。我躲在外面。销售活动得去,人家买你的书,是捧场。平常呢,我再也没有在书店泡一个下午的享受了。
我对书充满感激,对阅读充满感激。一本好书让我安静下来。法国人蒙田讲过一句话,大意是: 人类的一切灾难,是人回到家里还是安静不下来。现在我在这里作秀,不要脸,回到房间,两分钟,一根烟,马上安静下来,写中断的稿子。昨天记者问我阅读有什么好处?我想来想去,就说: 书让你静下来——很要紧很要紧的一件事啊,气功,打坐,念佛,也无非让你安静片刻吧。
弗吉尼亚·伍尔夫,英国女作家,跑到水里自杀了有部英国电影,很漂亮的女演员扮演伍尔夫,叫做《时时刻刻》,一上来,她站在河边犹豫,要不要死,然后咣当跳下去,摄影机从水下拍她的裙子散开来。她被认为是最早期的女权主义者, 在她的年代,女孩子能有自己的房间,关起门做自己的事,不去做家长和社会要她做的淑女,很难很难。她非常恳切、非常智慧地写了一本书,叫做《一间自己的房间》。她为什么要有自己的房间?她躲在房间里干什么?
她在读书、在写作,安安静静。
我想说: 每本书都会变成你自己的房间,给你庇护,使你安静。在座的年轻人还没出道,租不起自己的房间,我们插队时,田野里睡过觉,两三个男孩挤很窄的床,也睡着了,但是我的青少年过得蛮快乐,现在想想,就因为有书, 有了书,好比有了自己的房间,每本书就是自己的房间啊。
陈丹青亲签音频兑换卡片+“人生三书”
数量有限,不要错过 ~
🛒🛒🛒
袖珍本《红楼梦》+《白先勇细说红楼梦》套装,加赠红楼帆布袋,👆
看理想挂耳咖啡礼盒,甄选全球产区,12款人文风味,👆
理想盲盒书库大换新!增加59元体验款!👆
发布于:北京市悦来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